![]() |
中新社纽约电:青年女作家黎阳和她的“激情人生”作者:中新社 发布时间:2015-05-06 阅读次数:7086 【返回上一页】
中新社纽约4月22日电 (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她敏感地触摸到时代的蜕变,她在迷惘中守望精神的家园——
中国青年女作家黎阳日前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演讲时低吟着这首去年情人节时在悉尼情人港写下的小诗,向众多美国华裔听众讲述着她眼中的激情人生。 4月20日是联合国中文日。黎阳说,在这个特别的日子,与大家共话激情人生,共同探讨中国文化、中华文明,觉得特别有意义。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也许人生本没有归程,一切只是过程”女作家黎阳上世纪70年代末期出生于四川德阳一个普通的家庭,因出生在阳光普照的早晨,母亲给她起名黎阳。黎阳的母亲是语文老师,使她从小饱受诗书的浸染,并深深爱上了中国古典诗词。黎阳大学毕业后,曾在大型国企从事共青团工作,做过杂志编辑、电视台主持等。为了追逐心中的梦想,24岁时,黎阳毅然辞掉公职,背着背包独上京城。
在联合国大楼里,黎阳一袭红衣,微卷的长发,皮肤白净,语速很快,侃侃而谈,向众多美国华裔听众讲述着她眼中的激情人生。 《激情人生》是黎阳的一本散文集,2013年底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因为书中有一篇同名的散文入选国内高中语文课本,因此,这本散文集命名为《激情人生》。
黎阳时而语调激昂,时而浅吟低唱,听众也随之沉浸在她的诗歌里,她的故事中。 黎阳说,我要写诗歌,不然对不起心中那汹涌澎湃的激情、千回百转的柔情;我要写散文,不然对不起自己的千般思索、万般感悟;我要写小说,不然对不起这曾经沸腾并凝聚在身边的历史;我要写戏剧,不然对不起这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要写童话,不然对不起这尘世中光怪陆离的幻象。 “我们为什么写作?写作就是为了生命的重量不被轻轻抹去。我为什么写作?写作就是为了以心中之真情书写性灵之文章。” 黎阳充满激情地说。
写作小说“何字头”三部曲“也许人生本没有归程,一切只是过程。”《何处是归程》是黎阳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写于2001年5月,出版于2002年7月。后来这本书被评为“畅想2003提高个人修养的十本好书”,2013年底入选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中学的华文教材。 “我想写三部曲,下一步小说的题目是《何日君再来》。”黎阳说,自己第一部小说写的是青年知识分子心灵的蜕变史。第二部小说想写一个单身的成功女子,既想成功,又想保持自己对理想、精神的追求,包括自己的操守等等,在这个男权社会是多么的不易。 “就像我自己说的,我不知道自己的归程在哪里,所以我问何处是归程?我不知道自己以后会是怎样,所以我还问何日君再来?”黎阳说,自己会写三部曲,第三部小说的名字也是以“何”字开头。
活得现实,写得浪漫黎阳是激情的,是诗意的,哲学的,但更是现实的。黎阳说,“女性写作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一间房,一个人只有经济独立才能思想独立。”黎阳在演讲结束后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形容自己,“人生上是入世的,文学上是出世的”。 “我不想做一个专业的作家。我是那种比较阳春白雪的人”。黎阳笑着说,“如果我去做专业作家,我一定会被饿死的”。“林语堂说,赵明诚在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功劳,就是养活了李清照。如果李清照也去卖文的话,只怕写的就不是《漱玉集》,而是卖文集了。” “写作是我最大的兴趣,也是我灵魂的归宿所在。但是我不从来没想过成为一名专业作家”。黎阳目前是一位文化企业家,在北京经营着一家文化公司。 “她敏感地触摸到时代的蜕变;她在迷惘中守望精神的家园,一个知识分子在不同的时代境遇中如何思考与决择——”黎阳说这句话是对自己最恰当的诠释。 “对于生活我是一个理性的人,对于文学我是一个唯美的、感性的、富有诗意的人。这两者我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黎阳说,自己最喜欢的散文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但我希望写出阳光之旅、超然之旅,以及一种积极向上的正向之旅”。
阳光才女期待一场奋不顾身的恋爱
“有一段时间觉得事业好像取得一定成就,我想我是不是也可以像别人一样,去谈谈感情,去谈谈恋爱”。黎阳说,“但是没想到,我是一涉情场,就属于伤痕累累的这一类人。所以,在那种时候,我就写下了这首《尽缥缈》。” “我是一个从来没有谈过感情的人,去写爱情小说,一个写完了小说再去体会社会人生的我,所以所见所感难以尽述。”黎阳说。 “正确的时间遇到正确的人,是一种幸福;正确的时间遇到错误的人,是一种不幸;错误的时间遇到正确的人,是一种无奈;错误的时间遇到错误的人,是一种悲哀。”目前还是单身的黎阳说,自己期待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期待一场奋不顾身的恋爱,希望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到自己的灵魂伴侣。 写作《激情人生》的黎阳说,我相信两个人在一起总有一种相似的兴趣和爱好,感情才能持续下去,我从来不相信感情中的激情能持续太久。 “不问结果,不问对错,时间是治疗伤心人最好的良药。让时光驱散心中的阴霾, 让时光洗去心中的悲怨。或许有一天,你我会不期而遇。”自谓行走的阳光才女黎阳充满期待地说。
“现在,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作为一位文化人,黎阳说,她致力于“东学西渐”,以文章、演讲等方式向世界传播优秀的中国文化。
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o/2015-04-22/234731748997.shtml 凤凰网:http://news.ifeng.com/a/20150423/43610556_0.shtml 新民网:http://news.xinmin.cn/world/2015/04/23/27461821.html 中国网: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5-04/23/content_32404420.htm 华龙网:http://news.cqnews.net/html/2015-04/22/content_34031664.htm 东方网: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auto/news/society/u7ai3829713_K4.html 长城网:http://heb.hebei.com.cn/system/2015/04/22/015397428.shtml 海外网:http://huaren.haiwainet.cn/n/2015/0422/c232657-28664263.html 中国日报网: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jryw/2015-04-23/content_13588794.html
联合国中文日在纽约举行 推动中国与世界交流与合作(人民网、中新社、央广网)联合国4月21日电 第六届联合国中文日庆祝活动20日在联合国总部举行。今年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联合国成立之初,中文就被确定为官方语言。新中国于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中文在联合国的地位大为提高,1973年被列为联合国工作语言。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的扩大,联合国范围内不断掀起“中文热”。 中国政府将以联合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继续推动中文在联合国工作中的广泛使用。希望联合国秘书处进一步落实联大多语言主义决议,平等对待和使用包括中文在内的六种官方语言。希望今后有更多的联合国职员和外交官加入学习中文的队伍。希望联合国中文日活动越办越好,鼓励更多的人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华文化,为推进中国与联合国、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王民大使在当晚的庆祝活动上致辞指出,中文从按图写字到以字为画,逐渐发展成一种可以欣赏的书写艺术,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中文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它为推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教育参赞徐永吉表示,学习汉语可以有助于了解中国的文明,乃至东方的文化。 联合国中文语言日由联合国新闻部发起主办,并得到了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和中文语言有关的联合国各部门的大力支持。语言日旨在联合国系统内推动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六种官方语言的平等使用。按照惯例,本届中文日仍由联合国中国书会承办。活动内容可谓丰富多彩,包括著名旅美青年歌唱家庞旋《唱游神州》民歌讲演,著名青年女作家黎阳《激情人生》讲座,联合国中文教学组举办的联合国赴华汉语培训人员联欢会以及国家画院专展等。 仪式当日,著名青年女作家黎阳向联合国中国书会赠送了她的《激情人生》,著名旅美青年歌唱家庞旋演唱了《茉莉花》。
黎阳向联合国中国书会会长温学军(左一)赠送《激情人生》
4月20日 第六届联合国中文日庆祝活动在联合国总部举行
黎阳向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王民大使介绍《激情人生》
黎阳与新华社联合国分社社长顾震球
黎阳与著名书法家、教育家庞中华(左一)及其女儿著名旅美青年歌唱家庞旋(右一)
黎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
|
关于黎阳 | 观点警句 |
新闻中心 | 作品大观 |
影音时空 | 传媒天下 |
文化长廊 | 本站历程 |
![]() |
![]() |
黎阳信箱:liyang23@sina.com 微信公众号:liyangwz |